如何确保模块式蓄水池的防水性能?
2025年5月16日,硅砂雨水收集系统介绍:如何确保模块式蓄水池的防水性能?
一、防水材料与结构设计
高强度防水基底处理
施工前需清理基层至坚实结构面,清除浮灰和明水,对裂缝或受损区域使用水泥修补,增强基层完整性;
2025年5月16日,
硅砂雨水收集系统介绍:如何确保模块式蓄水池的防水性能?
一、防水材料与结构设计
高强度防水基底处理
施工前需清理基层至坚实结构面,清除浮灰和明水,对裂缝或受损区域使用水泥修补,增强基层完整性;
地基需浇筑200mm厚C25混凝土底板,密实度≥95%,软土地基需换填砂石层以提高承载力。
多层复合防水工艺
内壁防水:采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或聚氨酯防水涂料,涂刷2-3遍(厚度≥2mm),接缝处需热熔封边处理;
外壁防护:包裹双层防渗土工膜(搭接宽度≥15cm),焊接温度控制在250-300℃,并通过气密性检测。
二、模块拼接与密封处理
模块连接规范
模块间距控制在5-10cm,承重柱垂直对齐,专用卡扣固定后施加横向拉力测试(≥500N/m),确保无松动;
接缝处均匀涂抹硅酮密封胶,边缘缝隙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加强处理,形成连续防水界面。
管道接口防渗
进出水管与模块连接处缠绕丁基橡胶密封带,外覆环氧树脂涂层(厚度≥1.5mm);
检查井管道安装后需进行注水试验,观察24小时无渗漏方可回填。
三、覆盖保护层与回填控制
缓冲层与覆土设计
模块外围铺设20mm厚木板或细沙缓冲层,避免回填硬物刺穿防水膜;
覆土厚度30-90cm,顶部覆盖透水土工布防止杂质渗透,同步设置排水坡度(≥3%)。
分层回填技术
回填土分层压实(单层厚度≤15cm,密实度≥90%),禁用单侧回填造成结构偏移;
回填时同步注水平衡内外压力,防止浮力破坏防水层。
四、验收与长效维护
闭水试验标准
蓄水至设计容量后静置24小时,水位下降≤3%为合格;
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渗漏点,定位后重新焊接或涂刷防水材料。
运维管理措施
每季度检查防水膜完整性,重点排查焊缝及管道接口;
配备水质循环系统(7-15天/周期)藻类滋生,减少微生物对防水层的侵蚀。
通过上述工艺,模块式蓄水池防水寿命可达40年以上,渗漏率降低至0.5%以下。